找到相关内容119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优婆塞戒经研习之二十六:谈菩萨修自利利他之道

    求自利,但是以利他而得自利。菩萨自利的最要之法,莫过于修信根成就。所谓“信根”者,是对诸法之实体及三宝的净德和世间的善根,深为信乐,由这信乐为根,既能自利,而又能利益他人。  菩萨既成就信根,若只自利不利益他人的话,立刻由大转小,所得的利益,不能名为实在的利益;若自利之外又利益他人者,才可以名之为实在的利益。  为什么道理呢?因为菩萨既已修得了信根,成就了净德,知道了诸法的实体第一义空之理,就会...

    智 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01567371.html
  • 圣严法师:大乘止观法门之研究(一)

    藏的项目之中,本书有如下的一段文字:「如来之藏,从本已来,俱时具有染净二性,以具染性故,能现一切众生等染事,故以此藏为在障本住法身,亦名佛性。复具净性故,能现一切诸佛等净德。故以此藏为出障法身,亦名...的意识上用工夫。   第二,止观境界者,即以真实性、依他性及分别性,作为大乘止观的所观境。其中以出障真如及佛之净德,名为真实性;在障之真如与染和合而成的阿梨耶识,名为依他性;六七二识的妄想分别,名为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60641203.html
  • 佛教是觉悟之教

    “神”的崇拜是不同的,诚如西方哲学家弗洛姆所说:“他(佛陀)的教义不是诉诸超自然的力量,而是宏扬理性。” 信有德,是说可信之对象必须确实具有德能,如佛陀圆满功德大智慧、大慈悲;佛法僧三宝所具有的净德。《成唯识论》卷六云:“信有德,谓于三宝真净德中,深信乐故。”《随念僧经》云:“圣僧者,谓正行、应理行、和敬行、质直行,所应礼敬。”正行、应理行、和敬行、质直行是僧宝所具有的净德等。信有能,不仅是相信...

    吕建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43051328.html
  • 应世殊胜捷法

    无漏净德,行者第八识(阿赖耶,意为储藏)本有的无漏势力(众身本有的佛性)得到加强扩展,直至所有染垢业习皆被转化成无漏净德,凡夫之有漏心识即成净智。转识成智的大体情形是:眼耳鼻舌身五根对应的五识转为“成...

    宣南著 寂雯整理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14544221.html
  • 楞严经要义

    现一切众生等染事。……复具净性故,能现一切诸佛等净德。……亦名性净涅盘也。」)见大藏经卷四六,页六四二至六四七)。此心迷著,便永在六道轮迥中,此心一旦觉悟,便是菩提成佛的原因!所以六祖云:「自性迷,即...,则汝今者与众生用攀缘 心为自性者。二者无始涅盘菩提元清净体,汝今识精元明缘所遗者,由诸众生遗自本明(净德),虽终日行,而无所觉。……虚妄相想,惑汝真性。……念念生灭,遗失真性。」又曰:「迷已为物,为...

    陈延进博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81149065.html
  • 慧思大师的心性说

    是指在缠法身,具备染净二法。净法即是无漏性功德、出障净德。众生皆具备此二种真性净德。如果不具此种净德,凡夫便没有成佛的希望。正因为众生都具备此无漏的性德和出障的净德,所以从染、净两种角度来说,如来藏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42553408.html
  • 佛学的思想体系

    解脱、解脱智见,合之而成五分法身。功德不圆,即烦恼不尽。烦恼不尽即功德不圆。故知还灭,非是断灭。所灭者只是杂染,不灭清净。正唯杂染尽净而后净德成就,阿含经中之得果罗汉,常作是说:“我生已尽,梵行已立,所作已办,不受后有,知如真”。已立、已办、知如真者,皆成就义,非断灭义。如是,说还灭竟。  上言还灭,是声闻乘还灭,虽说净德成就,但它是有局限性的。其局限性如何?曰:厌离生死,耽著涅槃,小果仅成,不能...

    王化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22258021.html
  • 《法华》奥典,妙冠群经

    成佛,故可得记。邪见人如妙庄严王,乃是一信受外道,深著婆罗门法的邪见国王,后得其夫人净德及二子净藏、净眼之帮助,弃邪归正,听云雷音宿王华智佛讲《法华经》,心开意解,出家修道在而得授记。三、他经但记男,不...释尊亦与授记。何以故?提婆达多因地曾为多劫中常作国王的释尊前身,宣说《妙法华经》,释尊因闻经而成佛,故可得记。邪见人如妙庄严王,乃是一信受外道,深著婆罗门法的邪见国王,后得其夫人净德及二子净藏、净眼之帮助...

    张秉全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65058302.html
  • 佛为无上大度师.以六作度尽快学!

    净德广慧的思惟与作立,除了警动、择动,正动、大动得能凌空察有,脱(不著)有行空,这么空得能“含受”一切而“无尽”,内在的深印照与外在的大解了,一切时处始能从净德广慧中动应得整整贯贯,作为得精精严严。法...

    仁俊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72368984.html
  • 新出土的唐尼姑李胜才墓志考证及相关问题探讨

    ,这也是唐代僧尼有别于外道人和一般人的地方。   16.五净 佛教术语,是五净德的简称。据《诸德福田经》记载:“五净德”为“发心离俗、毁其形好、永割亲爱、委弃躯命、志求大乘。”   17.李让...

    程 义 肖健一 王维坤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231879201.html